天津11月起四类用电价格上涨 居民用电暂不变

[坂本隆一] 时间:2025-04-05 13:07:47 来源:天壤王郎网 作者:安徽省 点击:105次

(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) 进入专题: 《明夷待访录》 黄宗羲 实学 。

在明觉的作用下,人与天地万物构成了一个自然至当的生存结构。通过明觉的作用,人可自知其身,亦可推知万物,而无待用智安排。

天津11月起四类用电价格上涨 居民用电暂不变

程颢还看到,万物的生成与发展是一个无声无臭的自然过程,所以生生为仁体的自然流行。心普万物是让万物生长发育,无心即自然无为,此为天道之自然。以生言仁自程颢始,其将天地间的生意生气与仁、元、道结合起来讲,突破了以觉言仁的感应意义,从宇宙论的高度确认了生命的根源问题与价值问题。可以看到,程颢与告子对性的定义不同,前者以性为超越善恶并使善恶成立的存在,后者以性为自然生命的一般表现。程颢所讲的生之谓性不是性之定义,而是说性的原则是生或天地生生之德,这表明个体存在的意义通过天地之德的规定而得到确立。

人生气禀,理有善恶,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。我们认为,这个条理就是自然,其为理解与阐发程颢仁学的关键所在。[75]作为自然的本体,仁的发用流行是终始相承、有无相因的自然过程。

73 刘宗贤:《试论二程哲学的不同风格》,《文史哲》1989年第5期,第73-74页。[68]通过确立生生的观念,儒家将生生不已的天道作为创生与发育万物的本源,而其所展现的生命力则构成了事物背后的统一性力量[69]。另一方面,程颢以觉言仁之觉非为知觉,而是明觉。人禀气而生,自然不能无善恶,但不是说本性中就有善恶,而是说善恶形成于后天的活动之中,故程颢后举水流渐远而始分清浊之喻。

明道多只恁成片说将去,初看似无统,子细理会,中问自有路脉贯串将去。一事息,则一事生,中无间断。

天津11月起四类用电价格上涨 居民用电暂不变

盖明觉发用之际,主客、物我不作内外之分,而纯为一体之仁的真实显现。识得仁体,则能够体会天人合一的本体超越性。这些研究都为当今学界理解与诠释儒家生生观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。42 程颢、程颐:《二程集》,第33页。

程颢还将天理与自然两个概念结合起来,提出天理自然。程颢说:凡天地所生之物,须是谓之性。程颢说:言有无,则多有字。程颢论及天理,必申明其自然之义,这种观念对后来朱熹的理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[36]。

第二,万物一体观念由明觉和生生同时证成。朱熹曾区分过两种仁:一是作为的仁,二是自然的仁。

天津11月起四类用电价格上涨 居民用电暂不变

三、生生:仁体的自然流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,生字频出,其基本含义是生命。不过,程颢的这一做法使道德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走向了先验论,无法从根本上回应人的道德行为在何种意义上出于自然。

诚即本真、自然,它是天理的根本属性和人伦的最高标准。知觉多指对自身痛痒的感知,明觉则扩展到对他人痛痒的感知,同时反思到这种感知是自然如此的。程颢说:言体天地之化,已剩一体字,只此便是天地之化,不可对此个别有天地。16 唐君毅:《中国哲学原论·原性篇》,台北:学生书局,1984年版,第339页。总之,程颢的仁体即为觉体,其以明觉的作用实现了人与万物为一体的生命境界。凡人说性,只是说继之者善也,孟子言人性善是也。

第二,仁既为生生之自然本体,而义、礼、智亦为自然之德,更为仁所统摄。我们将进一步表明,在程颢的思想中,仁的活动展开为二重面向,即作为仁心之自然呈现的明觉,以及作为仁体之自然流行的生生。

29 傅锡洪:《从无极而太极到天理自然:周程授受关系新论》,《哲学研究》2021年第5期,第76页。继之者善只是阴阳二气流行而未形成具体事物,成之者性则是具体事物生成并获得自身的规定性,所以孟子讲的是先于气禀决定的、作为天地之理的性,不同于现实的人性。

古人亦多围绕生展开对于生命发生条件与发生特征的思考,遂形成儒家生生之学的理论基础[66]。83 黎靖德编:《朱子语类》,第2634页。

74 程颢、程颐:《二程集》,第59页。[45]所以识仁合本体与工夫为一,识得此理即为诚敬存之。18 黎靖德编:《朱子语类》,第2429页。天理是万物同体的终极依据,万物的生长发育皆禀赋自然之理:所以谓万物一体者,皆有此理,只为从那里来。

23 程颢、程颐:《二程集》,第30页。冯友兰尝以程颢为道学中的陆王心学一派之先驱[84],而后人多不解此语,以程颢论心之语并不为多。

欲令如是观仁,可以得仁之体。二、明觉:仁心的自然呈现岛田虔次认为,在宋儒之中,程颢论仁与万物一体最为详尽46。

然而识仁一语过于抽象,难以下手,朱熹也认为说得太广,学者难入[48],甚至让弟子未要看此,不如且就‘博学笃志,切问近思做去[49]。31 对道德与自然的统一性的证明,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。

其实,自然的观念在程颢的仁学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,惜乎今人对此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。朱熹亦曾对程颢此语加以留意:问:定性书云:‘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。22 程颢、程颐:《二程集》,第65页。反过来讲,仁就是四体之畅通,且对外部世界知觉明敏。

3韦政通:《中国思想史》,台北:水牛出版社,1980年版,第1130-1131页。黄百家认为,程颢以‘天理二字立其宗35。

[78]朱熹更是结合气论指出,仁德贯穿于万物的创生、发育乃至毁灭之中,春夏秋冬,亦只是一气仁义如阴阳,只是一气。清浊虽不同,然不可以浊者不为水也。

65 牟宗三:《从陆象山到刘蕺山》,长春: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2010年版,第139、153页。60 程颢、程颐:《二程集》,第15、120、366-367页。

(责任编辑:吉林市)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